感动校园大学生事迹5篇-ag真人国际官网
事迹要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特定的时代特征。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感动校园大学生事迹,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感动校园大学生事迹(精选篇1)
马天琛,男,汉族,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他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第十九届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首届四川省新青年荣誉称号、共青团中央“大学创业英雄百强”称号,是首家在全国性股票转让市场挂牌上市的高校第一股“成都泰聚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全国高校全职在校创业挂牌上市“第一人”。
开发“面聊”:打造“中国版facebook”
提起“面聊”,这是马天琛早在英国留学期间就有的念想。“在国内,我特别想了解国外的学校和师生,在国外,我又很想跟国内的学生互动交流,当时,这些没有一个专属平台可以做到。”2012年底,研究生归国后的马天琛,来到成都,当起了一名“蓉漂”。当时,成都市为了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给出了非常优惠的政策。马天琛就同几位合伙人一同成功申报了成都国家高新区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计划,并成立了成都泰聚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之初,马天琛和伙伴们想法是:打造一款促进人际沟通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这便有了“面聊”的诞生。但最初,马天琛和小伙们并没有把“面聊”定位在高校学生中,其产品的功能也仅限于视频交流和人脸识别。
机遇总是亲睐那些有准备的人,2013年马天琛考取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在这个以电子信息学科著称、创业气氛浓厚的校园里,他的创业劲儿更加浓烈。“高校的学生群体如此的庞大,为何不建立一个专门针对高校的学生之间交流的互动平台?面聊的转型呼之欲出。
同年9月,教育部宣布启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电子科技大学成为全国七所试点高校之一。马天琛带领着“面聊”团队紧紧抓住了这次机遇,开始了探索将“面聊”打造成一款校园移动交互平台之路。 正是凭着这样的创业毅力和决心,其所专注的“互联网 校园生态服务”模式正日趋成熟。马天琛打造的“面聊”服务范围覆盖到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教育部网络文化试点产品之一,并在首届全国高校名站名栏评选活动中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奖。
互联网 数字文化:扶贫先扶智
在全面落实党的精神,国家大力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及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背景下,马天琛带领团队最新自主研发的以“皆知”为核心的数字文化建设和思政党建教育云平台发布上市,“皆知”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及党建思政移动学习的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思政党建、高校文化、公图建设、电子商务、教育扶贫等不同领域,为全国数字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独特性、全面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解决服务方案,将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工作、各民族文化发展通过互联网科技产品融入到广大群众的生活中,使文化建设学习成为一种文化生活习惯,开创了富有时代特点的数字文化及思政教育新途径,实现党在新时代的精准文化扶贫目标。目前该产品已服务于高校、图书馆、政企事业单位、军事单位、党群社区及公共交通枢纽等单位,受到了用户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创业要脚踏实地做对国家、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事情。”
完成脚踏实地的资本积累后,“泰聚泰”获得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批复同意并取得证券代码。创办不到三年即成功登陆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成为首家由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创立、并于在校期间在全国性股票交易市场挂牌上市的公司。从组建到挂牌,“泰聚泰”只用了1142天,创下了“云时代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新速度”。同时,获得第八届“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企业奖”、“中国移动互联网最佳产品奖”等企业荣誉。企业创业团队受到国家省市领导人的接见和视察,并广受人民日报、中国科技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作为创业达人,马天琛以创业梦,成就中国梦,并不忘回馈社会。马天琛充分利用自身互联网技术优势,深挖“互联网 教育精准扶贫”这个大课题,与国家重点高校合作开发免费赠送教育扶贫的软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数据,为少数民族学生做精准画像,推广学习少数民族本土语言文化等。目前,产学研合作已实现初步成果。马天琛团队已将工作推进到了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的教育精准扶贫尽自己的力量。
向上方能向心,向心才能向善。马天琛发自内心地说:“父母赋予我生命,新时代的中国梦赋予我青春的使命!”
感动校园大学生事迹(精选篇2)
吕松,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2018年“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他发表sci论文9篇,全为本学科领域top期刊(其中8篇1区top,1篇2区top);申请国家专利10项,目前已授权8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2项,大学生/研究生创新项目5项,并参与多项导师国家国际重大基金项目;参与编写本领域专业著作2部,其中英文国际著作1部;担任过《applied energy》、《energy》、《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生期间,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用于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研发出利用人体骑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发出电力,并给予智能警示的自发电安全头盔。此发明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得最高奖全国特等奖,在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得金奖,吕松也因此荣膺cctv公益“金牌实习生”。此外,他还曾获得“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安徽省金奖、全国铜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
有创意、有激情,吕松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坚持科技创新研究,让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身“精灵、魔法师、剑客”,把一组组枯燥的数据、模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高科技产品,将尖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推向市场,引领潮流,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典范。
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
2014年,吕松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新能源方向的研究。在导师的悉心指引下,吕松刻苦学习、勤于钻研,展现出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
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吕松做了一个关于温差发电的项目。基于“塞贝克效应”温差发电材料,当两端处于不同温度时,材料端部之间会产生电压,进而发出电力,因此可以收集不同热源的“废热”转化为电力。由于课题组设计的特殊结构,装置对冷端温度和散热有特殊需求,实验室的设备达不到实验设计时的要求,实验结果不尽人意,也与模拟结果相去甚远。时值冬日,合肥正好下了几年不遇的大雪,吕松兴奋至极,请示过导师后,发动实验室全体同学,把他整套实验设备搬到室外。他在雪地里蹲了四天,坚持做实验,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验结果,也为他日后科研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吕松的刻苦努力,勇于攀登,为他丰富的科研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关注社会热点,让尖端科技不再高冷
吕松认为学术研究不仅应该解决科研问题,更应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他在研究常温热电材料时,正值国内掀起共享单车热潮,大量的单车投入使用,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在和导师的一次聊天中,他偶然得知导师朋友的孩子在夜晚骑行时发生意外,因没戴头盔受到严重伤害。因为运动发热出汗,绝大多数人在骑行时不愿意佩戴安全头盔,使得我国自行车事故伤亡率大大高于强制要求骑行佩戴头盔的国家,吕松由此萌生了运用热发电技术开发一款自发电智能头盔的想法。为了解决热电材料效率低下的问题,他不辞辛苦,主动联系了全国18家研究热电材料的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以及麻省理工、帝国理工等国际知名高校在此领域的学术泰斗,与他们交流探讨。终于在中低温范围内热电材料中取得突破,成功开发出利用人体骑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发出电力,并给予智能警示的自发电安全头盔。这款头盔克服了骑行过程中发热出汗造成的热舒适性问题及无主动警示问题,大大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同时,利用人体产生的热量发电,更加符合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让尖端科技不再‘高冷’,真正改变人类生活,才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初衷。”对于未来,吕松还希望将热发电技术推广至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于人体可穿戴设备,真正改变人类生活。
知行合一,服务社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吕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和学校公共服务工作,为公益爱心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奉献力量。作为中国志愿者协会注册的志愿者,他积极参加精准扶贫、民生工程、环保科普等社会公益活动;在受学校公派赴美留学期间,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纽约教育组志愿为留美学生提供文书审理服务,积极参加华人社区服务工作,得到美国纽约州议会表彰,获得“优秀学习和杰出社区服务奖”,为身在海外的中国学子树立了榜样;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创客中心和校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的创建、宣传和服务工作,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吕松坚持“让尖端科技不再‘高冷’,让科技成果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真正改变人类生活,本着这样的初心,吕松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感动校园大学生事迹(精选篇3)
平凡与伟大是做人、做事的两种不同境界,但平凡是量,伟大是质,平凡量的积累终究可以成为伟大质的升华。 —— 一名大学生对____成福事迹的感动 ____成福是平凡的,他只是____市委组织部的一名普通干部,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二十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同一个岗位。____成福又是不平凡的,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二十年如一日,长期从事党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身患癌症,没有了____升的可能,但他淡泊名利,爱党忧党,为党的事业殚精竭虑,用满腔的热血汇成了壮美的人生河流,在平淡的工作和不懈的付出中。____成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地追求着伟大的理想,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和理解,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他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充分展现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高贵品格和时代风貌,是新时期组织人事战线涌现出的典型代表,特别是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组工干部树立了榜样。 组织部门是党管理干部的一个职能部门,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
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组工干部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兵和模范。走进组织部的大门,我们就要做____成福那样的人。
感动校园大学生事迹(精选篇4)
我是一个比较文静的女孩,但是刚开始给别人的印象都是很开朗很活泼的那种,所以顺其自然地我在大一时加入了勤工助学管理中心的外联部。热情活泼的人总有一种吸引力,它会感染着你,让你也变得快活起来。虽然本性难移,但大一这一年里,在这活力向上的气氛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跑过了很多地方。在社团里,我学会了与人打交道,在交际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会了团体合作,而在做人做事方面也不再那么糊涂。我知道这都得感谢师兄师姐,因为正是在我们大一最懵懂的一年,他们带着我们这群孩子,让我们茁壮地成长。
虽然在社团方面付出了很多,但在生活以及学习方面我也处理得很好。在学习上,我不会因为自己现在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而时常逃课,也不会认为大学的学习只求及格,不管处于何种阶段,我都觉得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所以不管在大一还是大二,我都会很认真的去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而且向党组织提交了申请书,总结自己一个月来的心得,而在思想方面紧也跟党的步伐。在生活上,有时会和来自不同地方的舍友拌拌嘴嘴,争论着某个汉字的广州音或讨论问题;有时会一起相约去游玩;有时会结伴一起去做兼职,勤工俭学。与舍友的相处是愉快的,她们让我学会了包容和体谅,让我感受到了友谊。
在大二这一年,我竞选当了班里的团支书,在这个职位上,我学会了责任。在班级里,与另一个团支书一起策划团日活动、团员大会等团活动,或与班委们一起协商班游、联谊等大大小小的事情,虽然有时会很忙,会觉得事情很繁琐,但却让我的处事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在大二第一学期的闲暇时间里,我还加入了红会的希望之家义工服务以及特校义工服务,看着那些身体有残疾或被遗弃的孩子们,我的心就像打倒的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我希望能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帮助他们,所以一有时间,我都会加入义工的队伍,希望能给他们带来一抹阳光。
以上是我的个人事迹,希望党组织给予批准通过。
感动校园大学生事迹(精选篇5)
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这一年的支教生活对我来说,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都可以说获益匪浅,我的整个身心得到了提升!我敬佩领导的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佩服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支教工作。
在支教期间,我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支教学校老师,做到爱支教学校和自己的学校一样。全心全意搞好教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自从我踏进校园那一刻起,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首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我担任幼儿园中一班班主任,我用爱心扣响了童心的大门。尽管我还没有完全走进他们,但那一扇扇美好的心灵之门已经向我敞开了。记得我刚接触孩子时,孩子们仿佛视我为“坏人”,哭的哭,闹的闹,面对这样的情景,毫无幼教工作经验的我束手无策,幸亏有韩老师在旁边指导我。
我微笑着走到孩子们中间,跟他们玩玩具、给他们讲故事一起做游戏,渐渐地从孩子们那友好和信任的眼光里,我找到了自信。
在工作中,我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幼儿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思维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注意听取幼儿的意见,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辅导。
另外我坚持听课,在听课中认真做好记录注意学习其她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多和学生其它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这里学生的各方面的状况,向他们请教一些适合孩子的教学方式。
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工作。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不管是听课评课、还是经验交流,我都认真听取老师们的发言,将他们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同时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大家共同进步,共同体验教育中的快乐。
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班的工作能否得以顺利的开展,老师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特别在小班,因小朋友年龄小,自理能力比较差,所以家长都比较紧张、担心,自然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使家长信任、支持和配和我们的工作,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主动亲切地与家长沟通。我充份利用了早接和放学的时间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
2、定期进行家访、电访。这使我更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使我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能促使我们老师跟家长的相互理解,使关系更密切。
支教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有着种种的困难,比如路途遥远,生活不便,孩子幼小,但我依然风雨无阻。回想这一年来的支教工作,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我都能一一去克服。我觉得支教生活是幸福和充实的,因为我踏踏实实的工作过、全心全意的付出过、老老实实的学习过、用尽爱心奉献过…